
熱烈慶祝寧夏愛爾眼科醫院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圓滿舉辦
- 2024-12-31
眼前忽然出現的小蟲,怎么用手抓也抓不住,而且揮之不去,有的則是細若游絲,有的如小圈小黑點狀像虛無的漂浮物,或者如飛煙感,隨眼睛的轉動而在眼前飄動,在光線明亮或白色背景下會更明顯,這種癥狀有時會干擾閱書讀報,所以通常有些患者會比較緊張,不知道眼睛出了什么問題。
其實這是俗稱的“飛蚊”癥,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飛蚊”癥是怎么回事呢?
要從眼球結構說起,我們的眼球是個類球體,中部是被像膠凍樣,稱為玻璃體的物質填充,隨年齡的增長,慢慢會出現一些液化,及一些混濁物,可以同時伴有玻璃體后脫離,也是玻璃體與視網膜的粘連逐漸松解,當眼球轉動的時候,液化的玻璃體會在眼球里流動,混濁點隨之漂移,在視網膜上有投影,因而產生飛蚊感。
一般來說,飛蚊癥多出現在40歲以上人群,有近視眼者會比較早且容易出現。大多數這樣的飛蚊癥屬于“好蚊子”,屬于自然的生理現象,無需過多的擔憂。在出現玻璃體后脫離時,部分人會有閃光感,這是由于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拉所致,有時會造成小血管的撕裂而引起局部的裂孔或出血。
一旦出現飛蚊感,或伴有閃光感,還是有必要到眼科去檢查一下,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您散瞳孔查眼底,或同時做眼底的B超檢查,這樣是為了排除伴隨飛蚊癥出現的眼底視網膜裂孔或者視網膜脫離,或者眼底局部出血。單純的這種生理性的飛蚊癥尚沒預防辦法,若沒視網膜的并發癥,一般也不需要特別的醫治,時間長了,會慢慢適應而感覺淡化。
病理性飛蚊癥意味著比較明顯的玻璃體混濁,會提示一些眼底病變,特別是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免疫性疾病等,或者眼外傷后,其它如黃斑,視網膜血管疾病,白內障術后,眼內炎癥,病理性近視眼等,眼底會出現玻璃體后脫離,玻璃體視網膜牽拉,甚至玻璃體視網膜出血,或者炎癥反應性的混濁,玻璃體視網膜變性、增殖等,這些同樣會引起飛蚊癥,有時比較細小,有時會伴有視力障礙,或者有大的黑影,云團感,往往提示眼底有比較嚴重的病變,如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葡萄膜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等,需要眼科醫生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診斷醫治,嚴重者可能需要進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值得注意的是,新近出現的飛蚊癥,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患者都需要到眼科來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并需要隨訪觀察。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檢查不等于以后沒問題,若出現異常的閃光感,伴隨視線遮擋,或短時間內飛蚊感不斷增加,還需要及時看醫診治。